湖城首个设在社区的高校志愿者服务站成立

文章来自:工商管理分院发布时间:2012-05-16

     “这里有教怎么快速解开死结,所以我拉上邻居一起过来学学呢!”日前,在湖城市陌二社区文化广场上,来自工商管理分院的志愿者设摊为居民现场展示生活小窍门。当天,工商管理分院正式在市陌二社区成立了益邻志愿者服务站,这也是湖城首个设在社区的高校志愿者服务站。活动现场,益邻志愿者还当场受理了部分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让他们填写了服务需求表,签订了服务协议,发放了志愿服务卡。
      早在2007年,工商管理分院青年志愿者村就和米兰社区、潜庄社区、白鱼潭社区、华丰一社区、市陌二四社区、市陌五社区、凤凰一社区等社区签约,在社区主任办公室设立了社区服务岗,让志愿者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从学生转变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了社区生活,了解和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有针对的开展技能型志愿者服务。“这次正式成立益邻志愿者服务站,主要是为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把高校志愿者资源和社会力量有效结合,使‘学雷锋’融入社区变成为民常态化服务。”服务站负责人告诉笔者,从今年年初开始,工商管理分院就组织志愿者和指导老师多次深入市陌二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中摸底调研、协调沟通,基于原有每周“社区实训岗”和每月“广场服务日”等服务内容基础上,成立了市陌二社区益邻志愿者服务站。
      服务站以“发挥先进作用,传播志愿理念”为主旨,优化整合校园和社区志愿者服务资源,以工作站形式安排志愿者每日坐班受理群众需求,通过专门服务热线“帮帮热线”接受服务咨询和预约,并通过服务站根据居民需求派遣志愿者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目前益邻志愿者服务站已经吸纳社区和高校青年志愿者524名,其中社区党员志愿者312名,工商管理分院青年志愿者村优秀志愿者212名,成立了助残、低碳环保、平安、护老、助学、创业创新等多个类别的专项服务团队,将在接下来的每月举办如社区广场服务、维权宣传、家电维修、健康门诊等各类服务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益邻志愿者服务站成立以来,志愿者已为17户居民提供护老、保洁和助学等入户服务30余次。今年刚上大一的志愿者陈玉涵已经为该社区79岁的沈奶奶提供了6次入户护老保洁服务了。“沈奶奶独自一个人居住,很寂寞,几乎不要我们志愿者做什么,最喜欢我们陪她聊聊天、散散步。”每回和沈奶奶约好时间,沈奶奶就会在楼下等着陈玉涵和她的同伴到来,“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帮着奶奶晒被子,就像在家陪着自己的奶奶一样。”
      同时,服务站还组织了相关固定团队活动,教老年合唱队唱歌,给低碳环保队教生活中的小窍门等;每月定期举办一次主题性活动,让更多居民了解和参与志愿者服务站的工作。“你看,我们这里都有台账,居民的服务需求登记表和服务反馈表都登记得十分清楚,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做到真正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村的盛慧同学告诉笔者。
说到那天教生活小窍门的火爆情形,盛慧记忆犹新,“那天我们的摊位前是来了一批又一批居民,将近有100位居民呢。我们的志愿者都来不及教。”打死结怎么简单解开,怎么样简单叠T恤,怎么样用废弃的奶茶吸管做成简易衣架等,这些都是志愿者们从网络等途径学来的小窍门,自己学会后再教给居民。“居民都很欢迎,虽然现在电脑网络比较普及,但是老年人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并不快,所以我们就组织一些志愿者从网络上学习生活小窍门,然后再教给居民。”盛慧告诉笔者,像这样类似的活动每个月还将继续举办来满足居民的需求。
      随着益邻志愿者服务站的成立,越来越多的社区志愿者也加入进来。近日,该站还将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走访摸底了解广大居民的服务需求,以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工商管理分院/孟菲)
      编后语:中共中央办公厅3月份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要求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建立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形式,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教育部等7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也明确提出“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驻军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力争每个学校、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火热的誓词,道出了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坚定的信念,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学校2007年12月启动的“公益服务进千家  社会责任育青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种子,培养公民意识的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开展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发展和延续,也是大学生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工商管理分院志愿者村的创新实践表明,我们要继续把深入开展“公益服务进千家”活动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壮大志愿队伍,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机制化、常态化,使“公益服务进千家”从形式到内容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