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元月,落雪的湖州还带着冬的萧肃和清冷,我校大学生却有幸在新年伊始与校长、老师和优秀毕业生学长来了一次温暖无比的“亲密接触”。1月8日晚,学生社区文化沙龙室内笑声、掌声此起彼伏,亲切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令一室如春,校长胡世明教授,商务贸易分院王群飞老师,我校杰出毕业生、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汪芳卫校友作客首期文化沙龙,以“何为大学,大学何为”为题,与我校50余名大学生畅谈大学文化和校园生活。思政理论教研部崔春老师担任本期沙龙访谈节目主持人。
志向:“学好本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到底什么是大学?自大学的雏形诞生以来,古今中外的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见仁见智。“我觉得理解大学的精髓可以从每个学校的校训中体会。”胡校长说,大学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四大功能,这是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发言中提到的,也是具有普遍共识的对大学的理解,而每所大学如何体现这四大功能,核心就凝聚在“校训”之中。
胡校长列举并解读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悉尼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空军学院等数所世界名校的校训,“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是Mind and Hand,意为既学会动脑、又学会动手,这跟我们的校训‘崇德尚能’很相似,”胡校长说,我校提出要让学生具备“文厚、技湛、商慧”的综合素质,就是希望文、理、工、经、艺,不论是学哪一科的学生,都能够具备健康的人格,学到一身好本领,敢于并能够驰骋职场、遨游商海,有服务社会的理想,“如果你具备了这些特点,你就成为了我们培养的优秀的大学生,你就可能会改变命运,也会对‘大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视频《2012•发现高职》是由教育部制片的反映高职学子成才之路的宣传视频,其中的优秀个案是从全国高职院校推荐的近万个故事中抽选编辑而成。在观看完视频后,胡校长也回答了同学们对学历提升渠道的问题:“未来的高职教育会出现‘准学士’或是‘副学士’的学位授予,好的专业会先行实施四年制教学,在学历提升方面充满希望。”
视野:“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一个人的出路。”
谈及学位授予问题,刚从台湾交流访学回来的王群飞老师为在场的同学们介绍了台湾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王老师说,台湾岭东科技大学和我们学校是同一类型的学校,他们现行的就是四年制本科教育体制,“我所在的国际企业系有自己的研究所,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考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这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位和学历提升打开了一条通道。”
王老师还介绍了台湾大学校园的社团文化、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等,引起了同学们浓郁的兴趣和热情。“台湾是个好客的地方,那里的生活方式也跟我们相差无几,我们的同学前去学习并没有任何顾虑,”胡校长说,很高兴大家这么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台湾的大学校园,希望大家能好好读书,提高全面素质,都能有机会去交流,开拓视野。
我校杰出毕业生、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汪芳卫校友
足迹已遍布40多个国家的“大师兄”汪芳卫是我校2003届实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他跟同学们分享了国外很多大学的特色文化和精神。“一个人的想法决定一个人的出路,”汪芳卫说,大学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时光,如果你怀着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你就不要罗列困难有多少,而要为自己的成功列出更多的“可能性”,这样才会充满正能量,慢慢走向成功。
胸襟:你敢不敢对自己说“坚持下去”
“你们的‘大师兄’用自己的成功之路说明了正能量和阳光心态有多重要,”胡校长笑着说道。台下的同学们频频点头。谈到曾和几位公司老总的聊天,胡校长说老总们无一例外地感叹现在的大学生进企业最容易“跑”,不愿意下基层,缺乏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毅力,“如果老总要培养一个管理者,不让他进车间熟悉产品怎么行呢?”
从车间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汪芳卫也颇有感触,他把人的毅力比喻成弹簧,“你要按得下,上得来,这才是人才。”他还举了自己读大学时的例子,从“从小没走出过城镇的农村孩子、最简单的英语单词也背不出”,到“成为学生会主席、运动会5000米冠军、本科自考通过科目最多的学生、第一批通过英语六级的学生”,再到工作后的无数坎坷历程,每一步都需要“坚持下去”的决心,“少一点埋怨,多把时间用在考虑正面的、积极的事情上。”
主持人崔春与王群飞老师交流
王群飞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这样一句话:“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你决定的那一刻开始累积而成的。‘坚持’真的很重要。”
为时一个半小时的访谈时间充满欢声笑语,胡校长的幽默博学、王老师的温和亲切、汪学长的风趣健谈给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们学校有12座桥,叫作‘春夏秋冬、日月天地、风云雨雪’,‘桥文化’是我校的重要象征。其实大学就是一座桥,它是一个优秀青年完成人生社会化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优秀青年走向社会成功人生的新的开端,连接这两个端点的桥的名字就叫作‘大学’。”在访谈节目最后,胡校长这段语重心长的寄语赢得了现场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学生社区党总支/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