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育英才(二)――用关爱帮助学生成长

文章来自: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3-11-01

用关爱帮助学生成长
——记浙江省师德标兵、商务贸易分院张海荣教授

文/单文峰

      人物名片:张海荣,男,浙江嘉善人,1957年生,1980年参加工作,现为商务贸易分院教授,兼任湖州社会科学院首批客座研究员、湖州市千名专家联系服务专项行动特聘专家。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讲《国际贸易》、《关税实务》、《商务谈判》等课程。先后荣获浙江省第三届十大师德标兵、湖州市师德标兵、湖州市劳动模范、校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等称号。
      人物感言:我也没做过什么,只是把这些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了下去。

      在学生们的眼里,张海荣亲切的如同父亲一样,无微不至的关爱着他们的成长。“这几年,升格了,开始有孩子喊我‘海荣爷爷’了。”张海荣老师自嘲,34年的育人生涯如同白驹过隙,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的一道道皱纹,都被学生们用青春和欢笑抚平了。

学生生活的指导员

      大学生事务管理是思政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狭义的大学生事务管理是除了思政教育以外的学生工作,包括学习、就业、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寝室内务,人际关系,人身和财产安全等等,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重点是培养学生适应现实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因此,在学生生活中育人,正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应有之义,班主任是学生思政工作的主要力量,不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扮演着学生的生活指导员的角色,张海荣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学生生活指导员。
      新生刚刚入学的时候,很多学生特别是男生,离开了父母的照顾,发现自己衣服也不会洗了,被子也不会叠了。有的学生虽然衣服整洁,但是“羊屎蛋子外面光”,寝室内务一塌糊涂。张老师走完寝室,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于是,作为男老师的他,坚持每天下寝室,指导学生怎么样洗衣服,洗衣粉要放多少,要漂洗几遍才能晾出来,要怎么样整理寝室内务,鞋子要怎么摆,书要怎么放……有的时候张老师还采取示范教学法,手把手的教他们。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回忆说:“他教学生洗衣服,有的学生还不乐意,几个男生一起来办公室先是讨论班级工作,聊着聊着就说到洗衣服的事情,说洗衣服是女人的事情,男人不需要做,男人都是要干大事的,干大事就要不拘小节。”张海荣老师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说:“后来我和他们说,要想干出一番事业,照顾好一个家庭,先从打理好自己开始。”
      在张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这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迅速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提升,个人形象大为改观,寝室内务在学校首屈一指。“羊屎蛋子外面光”已然成为历史,衣着整洁、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再也不是当年四体不勤的懵懂少年了。

学生学习的指南针

      张海荣老师在1980年就加入了教师队伍,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他在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学科研究水平的同时,还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条件,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此外,他还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拟定学习规划,明确学习目标。
      网络上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才叫蓝图,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才叫航行。”人生如斯,学习也是这样。我们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往往光吃苦是不够的,需要一个吃苦的方向,要在吃苦之前根据自己的特点,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确定好学习目标,树立好职业理想。一位浙江卫视的主持人曾经是张老师的门下弟子,她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要是没有张老师指导和帮助,我断然不会在这里主持节目。”这位主持人是财会901班的一位学生,当年成绩一般,但是爱好学讲普通话,爱好朗诵和演讲,张老师在一次晚会上看了她的表演后和她谈了很久,觉得她对这块有兴趣,在这方面也很有潜力,但是兴趣还没有发展成为特长,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
      这位主持人回忆那次谈话,说:“张老师给我拟定了这方面学习的‘方针政策’:这几年要想在这个方面取得成绩,首先要提高普通话水平,然后要在这个基础上展示自己,去当播音员、去参加朗诵演讲比赛,要通过播音找感觉,通过比赛找不足,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水平。”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决心有了,指导老师一时半会还没有,张老师又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一位普通话的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专业指导。
     “当时她在普通话学习上很刻苦的,提升也很多,我很欣慰,觉得是应该让她去磨炼磨炼了。”张老师与有关部门联系,推荐该生为校广播站的播音员,给她提供了很多他四处搜集来的朗诵演讲比赛的消息,鼓励她参加这些比赛。这位学生有一年参加了全省的普通话比赛,并且荣获一等奖,这场比赛也成为了她事业的起点。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这位主持人说,“‘专业学习不要放,自身特长要培养’,张老师的这句话我将一辈子铭记。

人生迷津的指点者

      十八九岁是如花似玉的年龄,是色彩斑斓的季节,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阅历不多,经历太少,面对各种失败打击带来的茫然失措也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张海荣老师曾担任过国贸0201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有一个男生因为追求另一个班的女生受挫而情绪低落,经常迟到旷课,抽烟酗酒,并且多次当着这个女生的面用烟蒂烫伤自己的手臂和大腿,甚至做出了更极端的举动:用刀片割腕。张海荣老师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及时找这个学生谈话。
     “这个男生要抽烟,我就给他抽了,一起抽烟聊起来更方便。”张老师笑笑说,“他说他真不明白了,为什么我喜欢她,她就不喜欢我呢?为什么就追不到呢,打击太大了,人生好没意思。”
      张老师耐心的和他谈了很多次,讲述古今中外很多个爱情故事,结合身边的恋爱例子,讲解爱情与人生的关系,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后来又联合学生家长和女生的班主任一起做他的思想工作。这位男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不当的做法,改消极为积极,勤奋学习,精神焕发,成绩不断上升,又慢慢获得了这位女生的好感,三年后成为宁波一家外贸公司的骨干,第四年终于和这个女生喜结连理。
      张老师端着手里的喜糖,心里默念:“我见证了你的成长,为你们的爱情和婚姻感到高兴。祝我的孩子们永远幸福。”

      采访手记:服务人民是领导人民的前提,关爱学生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只有我们首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学生工作才能做得下去。张海荣老师连续带了八届班主任,多数基础相对较弱,但他通过爱心、细心、恒心,探索出了一系列班级管理的办法,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卓有成效,他也成为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