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文章来自: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3-11-11

     11月8日,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 促进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及各分院、教务处、培训中心负责人等参加学习。会议由党委书记杨柳主持,校长胡世明作中心发言。
     会议指出,要明确学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把服务创新驱动,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契机,切实提高学校对湖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贡献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以时不我待的姿态,聚焦湖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学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促进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人才、成果与平台优势,瞄准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加强产学研深度结合,加快提升师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三是要以为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将“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优势尽快转化为地方产业和经济优势。
     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学校创新文化的培育工作。一是要从一般的校企合作提升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载体,增强大学生发挥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提升大学生创业园的品位,以技术研发中心、工作室为载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创业园开辟实践性强的“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三是要高度重视技能竞赛,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使技能竞赛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扩大新苗人才计划、校园技能文化节、挑战杯等的参与度、普及面;积极扶持学生学生申报专利,在维持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数量的基础上,谋求发明专利质与量的同步提升。
     会议指出,要打造一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拔尖人才队伍。面对湖州市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和“智慧湖州”试点的形势,一是要大力实施“博士工程”,引培并重,向“613”专业群建设倾斜;大力推进重点高校高层次人才、行业企业的领军人物的柔性引进工作。二是要大力推进“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提升、企业轮岗、访问工程师等项目,全面优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要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实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会议认为,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保障。一是要进一步理顺教学、科研等管理体制,为服务创新驱动提供制度支撑;二是要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增进与政府、企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党委书记杨柳作总结发言。杨柳书记指出,要以贡献确立学校在湖州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在农民学院、高新技术技能培训、订单班培养等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影响力更加明确,更加固化。杨柳书记强调,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长期任务、永恒话题,不能一蹴而就,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持恒精进的态度,做好长短结合,扎扎实实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