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育英才(八)――用代码编织“美丽人生”

文章来自: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13-12-11

用代码编织“美丽人生”
——访信息工程分院徐爱春

 文/许少华

人物名片:徐爱春,男, 浙江衢州人,1973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宁波大学,从事7年软件开发工作后,2002年9月被录取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为湖州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工程分院的一名教师。任教的八年时间以来,在授课之余也同时致力于对外服务工作,先后为企、事业单位开发近20余个应用系统,获得用户的广泛好评。
人物感言: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程序员或者应用开发者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枯燥,以电脑为伴,以程序和代码为伍,这部分人群被视为“理工男”的典型。不过一旦有了教师身份,那就另当别论了,他们勤锻炼、爱学生、懂生活,擅用代码编织“美丽人生”。信息工程分院就有位“项目达人”,他叫徐爱春,他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喜欢跟学生们“闹腾”,同时也是同事们眼中的“另类”,工作之余会做出一些疯狂的小举动。


拥有激情,他是健身爱好者

     个头不高,中等身材,穿着干练,这是徐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在与徐老师的沟通中,可以感受他思维敏捷、反应神速的一面,这或许与他在工作之余还不忘保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密切相关。
     徐老师自小就有爱运动的习惯,对篮球更是青睐有加。经常在每周五下午,他会约上班级学生在学校篮球场“切磋切磋”,不仅能够舒缓一下一周的工作压力,还能够与班级学生有个更好的沟通途径。但说起球技,那是名不副实了,要是某个礼拜五下午没见徐老师,肯定是上周的几个“大锅盖”让徐老师无颜以对了。
     没有太多时间锻炼身体,尽管家有私家车,上班路途遥远,徐老师出行还是坚持骑车上班,多年以来一如既往,风雨无阻。这一举动深得朋友以及身边同事钦佩。前几年的一次决定更是让他“名噪一时”,在2006年,由于业务需要赶赴杭州,徐老师并没有选择乘车前往,而是拖出了自家自行车,湖州与杭州相距100多公里,耗时6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这也成了他津津乐道的一件趣事。“健身达人”的名号开始在分院蔓延开来。回顾这段往事,徐老师表示,有机会还会选择再疯狂一次。


高效务实,他是“项目达人”

     在IE浏览器中输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网址,登录考勤管理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一张简洁的学生考勤管理网页呈现在记者面前。迟到、事假、病假等情况一目了然,这是徐老师为学校专门定制的考勤网,相关部门处室和老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日常学习情况,这也为学校决策层做好教风学风整改提供了数据参考。
     这仅仅是徐老师的“一碟小菜”,从2005年为日企开发《民用航空飞行员客机驾驶仿真系统》到2013年主持开发《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系统》,8年间,他先后为企业集团、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开发20余个实用项目,涉及的项目金额从当初的5万一单到现在的几百万一单。
      “徐老师不是在做项目的电脑上,就是在接项目的路上。”凡是接触过徐爱春老师的会有这种感觉:想要在办公室碰到他,就像买彩票中奖。他的工作性质神秘,让人捉摸不透,几乎每周一上好课后,徐老师就要打“飞的”赶往北京,周五左右再回来给同学上课,原来除了教学,徐老师也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在杭州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总公司中他还任技术经理一职,同时要兼顾管理北京的分公司。“鸟枪换大炮,飞机成了他的日常交通工具了。”同事们打趣道。


拥有爱心,他是严师慈父

     “水平很高,上课严厉,下课和善。”三个短语是班里同学对班主任徐老师的一致评价。
     长期的商业软件开发中,徐老师一直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授课也不例外,预习、掌握、巩固,这也是他的授课策略。课前要求同学了解所授课程章节程序代码,课中将涉及代码编写进程序中并编译,运行程序,解析代码模块功能,徐老师的“三部曲”运行起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做好预习的同学也只能干瞪眼,挨批也是在所难免。
      记者采访发现,徐老师对于代码中的拼写错误,甚至更小的看起来不影响程序运行的小的瑕疵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要求同学们像强迫症一样,一定要全部解决才罢休,因此哪怕一个小小的程序也要求同学花个把月不断完善、精简。“这正是一个优秀程序员所应该具备的品质。”他要求,这种强烈关注开发细节的素质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养成。
     学习计算机是件难事,对于女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编程代码很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情绪,徐老师想出一招,重点帮教带一位女生,通过该生达到拉动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代表从班干部中挑选,通过实际参与项目开发过程,体验现实生活中程序开发整个流程,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经过同学们反馈,徐老师“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起到了良好效果。
     因为工作关系,长时间的“聚少离多”让徐老师对学生心生愧疚之情,除了定时邀同学们打球,他也会打打“温情牌”来“收买”学生。计软1201班的所有同学忘不了2013年10月12日的那次聚餐,全班23位同学如约参加班主任在家举行的“盛宴”,整整三个小时,徐老师一直在厨房忙里忙外,“菜来一个就消灭一个。”孩子们乐呵呵的享用大餐,偶尔去厨房“骚扰”下“大厨”,实在“心疼”班主任,就拉上班主任夫妇俩一起喝上几杯。事后,据同学反映,此次聚餐原本是徐老师想请国庆不回家的同学聚餐,给他们营造一个家的感觉。没想,已经回家的同学不乐意了,并强烈参加要求推迟举行。从现场照片来看,同学们站着、坐着围桌吃饭,场面其乐融融,倍感温馨。
     采访手记:当记者提出如何处理校外服务与教师的关系时,徐老师笑着答道:挤出点时间多来陪陪同学。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一名合格的教师,鱼和熊掌要兼得,这一要靠能力,二要靠激情,三要有一颗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