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与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精神,9月16日,学校在5号会议室召开了“争做一名好老师”座谈会。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丁根林、副校长金雁、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沈建红及各教学单位的9位优秀教师代表、工会代表参加会议。座谈会由丁根林主持。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对我们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出了新要求,是一种鞭策、一种鼓舞。”浙江省劳动模范、商务贸易分院张海荣教授结合自己的求学与执教经历,深有感触地表示,作为教师,要有职业的光荣感,有好的学识和好的品德,对事业充满热情,对学生真情实意,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做一名家长、社会、学校满意的好老师。
与会教师代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就“怎么争当好老师”,“什么是好老师的标准”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教师就是平凡的、朴素的人”,机电工程分院蒉秀惠认为,坚定的信念意味着教师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够给学生传播正能量,传递正确的人生观。“要发自内心地珍惜教师这个职业,珍惜学生感恩的心情。”
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正如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思政理论教研部王结发博士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由己及人,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是一个教师应当为学生起到的表率,把教师本身已经有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从发现的正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好老师就是做一个让学生记得住你的老师”,艺体中心王益平说。
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信息工程分院副院长汤向认为,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师生之间“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知识传授关系,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不断创新教学教法,加大教改力度,不断完善艺术系的改革工作。工商管理分院庞德义表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老师的教学目标,才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建筑工程分院刘晓勤副教授表示,要爱岗敬业,踏实工作,让学生以校为荣,要指导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远程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叶美芬教授说,看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感觉很振奋。教师要用心教书,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有爱才有责任,爱教育、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向学生传递“快乐”、“向上”的人生观。“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在教学过程中对得起学生、对得起专业,对得起良心,深深吸引学生投入其中。”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人文旅游分院沈红娟副教授认为。
“一辈子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有一群好的老师,是学校的光荣。”沈建红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宣传“身边的好老师”,让尊师重教在校园蔚然成风。
金雁首先对与会的一线教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金雁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真抓实干”、“真情实感”四个真字,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点点滴滴,赢得学生,教师要思考面向未来的挑战,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
丁根林作总结讲话。丁根林强调,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如何,关键在于有一支好的老师队伍。学校一定会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好老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老师的四条标准,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力度,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激励教师潜心做学问,全心育人才。(工会/王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