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思政理论教研部组织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暨全会精神进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的基础上,就如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到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行了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分别就自己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感想和落实全会精神进课堂的有效方法等问题纷纷发言。大家认为,首先要学深、吃透全会精神,才能做好进课堂工作;在进课堂的方式上,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具体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形势政策课要将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其他课程也要根据课程实际,有机融入全会精神;各教研室要根据所承担课程的具体情况,针对全会精神进课堂进行进一步研讨,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特别是做到引入全会精神教学与完成原定教学内容相协调,做到“两促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要将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开展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教育。
研讨会结束后,为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素材,加强课堂教学创新,思政理论教研部又联合吴兴区人民法院康山法庭开展了普法教学情景剧拍摄工作。沈家本法律文化读书协会成员们承担了主要的剧务及参演工作。
首部作品于2014年12月31日在康山法庭开机拍摄,本次剧本名称为《年轻的代价》,该剧围绕三个学生由打架斗殴引发的血案展开,该剧将“故意伤害”、“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自首”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全部囊括于剧中,在情景剧最后,由康山法庭法官点评说法,给出警示。拍摄过程中,法院法官及参演学生投入剧情,把剧中的角色演绎的活灵活现。
此次普法情景剧拍摄活动主要由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在拍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据参与了拍摄工作的同学反映:“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自己对法律的感知,拉近了自己与法律的距离,丰富了自己的法律知识,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据悉,思政理论教研部将围绕“校园生活”“考试诚信”、“学生就业”、“婚姻家庭”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几个主题陆续开展相关普法教学情景剧的拍摄工作,并将精心制作的视频资料作为法律课的教学素材在全校思政教师中共享使用,以增加思政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此举既是思政理论教研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亮点,又是深化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思政理论教研部/李春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