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建筑工程学院“寻迹·红色建筑的密码”——红色旅游景点建筑讲解活动在14222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学院匠心橙才辅导员工作室全程策划指导,吸引参赛选手及观众共80人参与,通过专业讲解与红色文化交融,打造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活动以“挖掘红色建筑历史密码,传承百年革命精神”为核心,参赛选手立足专业视角,从建筑风格、保护技术、历史价值等多维度解码红色地标的时代意义。学院匠心橙才辅导员工作室在赛前组织专题培训,通过资料梳理、演讲技巧指导,助力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红色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建技2404班陆超以系统性思维剖析红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从日常维护规范、修缮原则到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展现建筑人守护红色记忆的责任担当;造价2401班尹梦菲则聚焦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纪念馆、西柏坡旧址等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对比分析传统民居布局与革命活动场所的功能融合,揭示建筑环境对革命思想孕育的深远影响。建技2404班曾翰操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切入点,详细解读其地理位置、建成背景及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并延伸至中共一大代表事迹,诠释纪念馆“见证党的诞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核心价值;建管2401班缪瑜菲则通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现代设计美学,展现红色建筑的创新表达:红色花岗岩幕墙的视觉张力、多媒体场景复原的沉浸式体验、绿树环绕的庄严氛围,生动诠释“建筑为史赋能”的策展理念,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红色建筑是凝固的史诗,青年学子通过解读其背后的技术密码与精神密码,既锤炼了专业素养,更筑牢了信仰之基。此次活动是“课程思政+专业实践”融合的创新尝试,也是学院“五个红色”系列教育活动的拓展延伸。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五个红色”育人品牌建设,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彩。(文/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