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高度,11月17日,我校智能制造与电梯学院牵头组织召开了“核电管材生产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研讨会。

研讨会由智能制造与电梯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主持。他强调,开展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是应对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迫切需求的关键举措,也是学院深化“双高”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他表示,与久立集团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携手,旨在共同探索一条“思政铸魂、产教融合、双师引领、数字赋能”的特色人才培养新路。
研讨会上,核心团队围绕项目实施方案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实践“四岗递进+AB分段”的结构化教学组织形式,即学生以“识岗、跟岗、熟岗、顶岗”四阶段递进成长,并分A、B两组在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之间交替进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将基于久立集团核电管材生产的真实岗位任务,共同重构“岗位-能力-课程”图谱,开发模块化核心课程与配套的活页式教材、教学资源包。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将打造“院士领衔、名匠示范、教授博士主导、多元协同”的双导师团队,并建立双向流动、共同教研的常态化机制。在评价机制上,将创新“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办法,加大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比重,并将职业能力评价结果与学员入职定级定薪挂钩。经过充分研讨,会议明确了项目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与时间节点。将加速完成首批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双导师的配对工作。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久立集团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也为区域职业院校与高端制造企业协同育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文/王英杰)
